現在金價上漲明顯,在世界各國紛紛走向貨幣寬松后,黃金避險保值功能凸顯,受到投資者追捧。對于消費者來說,之前買的黃金首飾價格較低,到現在賣掉,等金價跌了再買回來,這樣的想法并不現實。
賣黃金跌了在買不現實:
1、黃金首飾都有加工費或者設計費在里面,銷售時只能按金價回收,一定會有一個折扣;
2、每個人購買的黃金首飾數量有限,最多幾十克上百克,即使全賣掉浮盈也不過幾千上萬元,能買得起這么多黃金的人一定不差這點錢;
3、金價上漲周期和下跌周期很難準確預測,并且周期可能會很長,假如真想三五年后買回來,也許會花更多錢,款式也很難找到之前那種了;
4、有黃金回收業務的金店并不多,典當行、專業回收公司、正規金銀加工店等在回收時一般都會低于現貨黃金價格;
我們從理財和購買黃金兩個角度來對比一下收益情況。
假如2009年的時候拿1萬元購買黃金,按照200元的價格購入,到今天344元,上漲72%。如果我們同時用1萬元理財的話,按照4%的年收益率,10年下來算上復利,本息加起來能有1.49萬元,上漲49%??雌饋硎甑臅r間黃金能多賺2000元左右,但是出售時有折價,再算上點損耗的話,最后能賺一千多就不錯了。
能在十年前拿出1萬元買黃金的人,會在今天為了一千多元就把持有十年的首飾賣掉嗎?時間拉近一點,我們在2014年購入黃金,就按照250元的價格,到今天344元,上漲37.6%。同樣按4%的年收益率理財的話,5年的時間,也能有21.6%的收益?;厥拯S金的地方不可能按最高價收購,還會有各種套路,1萬元的黃金出售后,5年的時間,依然是只比理財最多能高出一千多元的收入。
相比之下,直接從銀行購置金條或者紙黃金出售還要更簡單一些,但是不管怎么算,除非數量特別大,否則比直接理財的收益高的相對有限。
黃金首飾有一定保值功能,但是更多還是裝飾品,會保留很多記憶,戴得久了就會有感情,誰又為了多賺一千多元就賣掉戴了很多年的首飾呢?話說又不是到了山窮水盡需要賣首飾的時候。即使賺上一兩千元,按照如今的物價,又能買點什么呢?
如果真想通過黃金投資實現財富保值,直接購置金條或者紙黃金顯然更合適一些。不過黃金價格也是不斷波動的,投資也是有風險的,還是買點金首飾戴戴得了,漲跌隨它去吧。
▋本文為鄰客回收網原創作品,如若轉載請注明文章出處:http://www.guangzhouzone.com.cn/news/industry/442.html